入会申请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理事会名单
监事会名单
专业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
协会章程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知名商标品牌
北京知名商标认定管理规范
评审专家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会员与服务
《北京商标》会刊
商标实务
法律法规
司法解释
经典案例
专家释法
会员风采
代理机构
品牌风采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浙江民企专利遭遇百家企业侵权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浙江民企专利遭遇百家企业侵权
2007-06-20 00:00
近日,浙江华光冶炼集团有限公司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维权声明,称其公司一项氧化镍矿经高炉冶炼镍铁合金的专利技术,正遭到全国近百家企业的群体侵权。
专利权人刘沈杰警告涉嫌侵权的企业和个人要立即停止侵权,否则浙江华光将诉诸法律,向侵权者提起诉讼。
据刘沈杰介绍,在我国的山东、浙江等小高炉密集的沿海地区正上演着19世纪末美国西部淘金的一幕,吸引众多的逐利者前来的是表面类似于黄泥巴的红土镍矿,而以前这种东西基本上是没人要的。
近些年对不锈钢的旺盛需求刺激了对金属镍的需求,镍价持续大幅上扬。另外,中国小高炉冶炼技术也日渐成熟,浙江华光自主研发的“氧化镍矿经高炉冶炼镍铁合金”技术突破了传统工艺对红土镍矿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瓶颈。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黄瑞棠介绍,这项技术使得冶炼镍铁不需要太大的固定资产投入,设备方面可以直接把100万立方米到200万立方米的炼铁炉直接转换为炼镍炉,成本低但是产出高。有行业人士统计,购入红土镍矿进行冶炼后销售利润至少可达之前的4倍。
就高炉冶炼镍铁的新工艺,刘沈杰已经申请了多项中国发明专利,“含结晶水氧化镍矿经高炉冶炼镍铬铁生铁工艺”和“不含结晶水氧化镍矿经高炉冶炼镍铬铁生铁工艺”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权,并在韩国、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提交了PCT(《专利合作条约》),目前已通过了国际检索。
如此暴利之下,便有了群体性的侵权现象,黄瑞棠认为这是行业特色。去年,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中,200万吨以下产能的钢厂或小高炉业主被明确要求“关、停、转”,许多私营小企业便将生产生铁的营业执照改为冶金,改头换面之后利用原有设备,加上外来的炼镍工艺就能生产。而且工艺方法的模仿较为容易,只要掌握相关的数据就能实现。
据刘沈杰介绍,这次群体性的侵权行为给浙江华光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几百亿元,使他们在价格上处于被动地位。同时暴利流水线引起国外红土镍矿价格疯长,对国内这一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一些劣质产品的出现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国家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北大法学博士魏衍亮告诉笔者,目前侵权行为较为严重的行业有电子、电器、化工等行业,因为高新技术产品易被复制、仿造,且成本低廉,一旦售出获利颇丰。
另外,他指出,中国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极多的原因还在于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的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会接很多的国际、国内订单,而在产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侵权与被侵权的现象出现,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业务范围的扩大,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
“中国是全球工业产权申请量最多的国家,也是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最多的国家。”魏衍亮博士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中国企业越来越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特别是民营企业维权意识的增强。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对高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正日益成为国内、国际竞争和构筑非关税壁垒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广大企业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其中一项就是专利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