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会申请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理事会名单
监事会名单
专业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
协会章程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知名商标品牌
北京知名商标认定管理规范
评审专家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会员与服务
《北京商标》会刊
商标实务
法律法规
司法解释
经典案例
专家释法
会员风采
代理机构
品牌风采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我国80多万项专利,其成果转化率不足10%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我国80多万项专利,其成果转化率不足10%
2004-06-15 00:00
据新华社电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专利大国,专利受理总量已突破200万大关,但我国已经拥有的80多万项专利成果转化率还不足10%。
记者从14日召开的2004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0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专利申请308487件,比上年同期增长22.1%。共授予专利权182226件,比上年同期增长37.6%。与专利的申请量与授权大幅增长相比,这些专利的成果转化率却没有明显的提高。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勤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关的经济及信息资源分散、重复。
商务部发出警示:跨国公司大打“专利包抄战”
据《北京晨报》报道商务部最近调查发现,跨国公司正在凭借专利战术悄悄“包抄”中国对手,他们现在每年在华的专利申请量增幅高达30%。
商务部对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情况的这份报告说,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量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高速增长。“这说明跨国公司已认识到中国是全球的一个主要市场,必须从战略高度上予以重视,并通过获得专利保护来赢得市场份额。”报告说。
但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个坏消息,中国的哪个领域具有市场潜力,跨国公司就会在哪个领域寻求专利保护。中国企业可能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索尼和飞利浦利用“DVD专利使用权联盟”这条“大棒”,使中国DVD碟机企业交了几十亿元的专利费。
现在,跨国公司把眼光投向中国的医药和汽车业。报告认为,这两个领域日益密集的专利“陷阱”将成为中国公司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