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会申请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理事会名单
监事会名单
专业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
协会章程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知名商标品牌
北京知名商标认定管理规范
评审专家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会员与服务
《北京商标》会刊
商标实务
法律法规
司法解释
经典案例
专家释法
会员风采
代理机构
品牌风采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0年)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0年)
2011-04-21 00:00
2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0年)》白皮书。
白皮书系中英文本,其中中文本约1.3万字,英文本近8000字。该白皮书全面回顾总结了人民法院2010年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充分展示了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孙军工介绍,一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覆盖所有的知识产权法律领域,民事审判、行政审判及刑事审判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一,民事审判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中的主渠道作用继续发挥。2010年,人民法院以贯彻实施侵权责任法、新修订的专利法及其司法解释、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反垄断法等法律为契机,围绕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加强专利保护;围绕促进自主品牌的形成和品牌经济的发展,加强商标权益保护;围绕促进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加强著作权的保护;围绕完善市场结构和维护公平竞争,加强竞争案件的审判;围绕营造良好的贸易和投资环境,加强平等保护。
2010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42931件和41718 件,比2009年增长40.18%和36.74%,新收一审案件诉讼标的总金额达到794801.33万元。全国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平均调解撤诉率达到66.76%,同比上升5.68个百分点。人民法院审理的很多民事案件,不仅涉及错综复杂的具体法律适用问题,还涉及到相关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价值判断和司法导向问题。这些案件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当前知识产权案件影响力大、审理难度大、法律适用争议大、社会关注度高等特点。
第二,行政审判支持和监督依法行政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2010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新收一审知识产权行政案件2590件,同比上升25%;审结2391件,同比上升21.31%。知识产权行政案件一审收结案数大幅上升,主要集中在商标行政案件,这表明注册商标作为区分商品和服务来源的重要手段,作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商誉的重要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第三,刑事审判惩治和震慑犯罪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2010年,全国法院新收一审知识产权刑事案件3992件,同比上升9.58%。全国法院共审结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的一审刑事案件 3942 件,同比上升7.7%;判决发生法律效力6001人,其中有罪判决6000人。
在审结的案件中,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判决的案件1254件,生效判决人数1966人,同比分别上升24.53%和22.49%;以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涉及侵犯知识产权)判处案件609件,生效判决人数926人;以非法经营罪(涉及侵犯知识产权)判处的案件2054件,生效判决人数3068人。在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判决的案件中,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决的案件585件,生效判决人数1028人;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决的案件345件,生效判决人数459人。
孙军工谈到,当前,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呈现出以下三个新特点:
第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2010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妥善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保障和服务推动自主创新,加强对重点领域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
第二,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为了统一司法标准,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质量和水平,人民法院正在稳步推进由人民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庭统一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即“三审合一”)的试点工作。截至2010年12月底,全国已有5个高级法院、49个中级法院和42个基层法院开展了相关试点。
201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签署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合作备忘录,为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加强合作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操作平台,建立最高人民法院特邀科学技术咨询专家库,钟南山、袁隆平等11位两院院士受聘担任最高人民法院科学技术咨询专家。该项措施作为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人民法院在完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尝试建立知识产权审判的保密令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诉讼中商业秘密保护问题。
第三,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法律适用和裁判标准进一步统一。201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以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对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的若干司法审查标准提出指导性意见。该意见明确了相关法律界限,对于人民法院正确履行司法审查职责和规范商标授权确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同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做好涉及网吧著作权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通知》,针对涉及网吧著作权纠纷案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了该类案件的审理原则和具体标准,对依法保护当事人的著作权,有效制止侵权行为,促进信息传播和规范传播秩序,推动相关互联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法院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制度,及时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201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2009)》。在对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审结的已有最终结论性意见的典型知识产权案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挑选出其中的37件典型案例,总结出典型案例裁判文书中已经明确的44个典型法律适用问题,以年度报告的形式向社会集中公布。
最高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孔祥俊介绍说,4月25日,最高法院将公布《反垄断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今年,最高法院还将启动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司法解释的起草工作。
“十二五”末我国有效注册商标量将达800万件
21日,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到“十二五”末,我国有效注册商标量将达到800万件,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付双建说,为激励创造,促进商标注册量的持续增长。国家工商总局建立了质量和数量并重的商标审查和评审长效机制,把商标审查周期控制在10个月之内,商标案件评审的周期控制在18个月以内。
付双建说, 到“十二五”末,我国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800万件,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加大网上申请的工作力度,使网上申请能够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