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会申请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理事会名单
监事会名单
专业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
协会章程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知名商标品牌
北京知名商标认定管理规范
评审专家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会员与服务
《北京商标》会刊
商标实务
法律法规
司法解释
经典案例
专家释法
会员风采
代理机构
品牌风采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2011我国发明专利授权状况发布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2011我国发明专利授权状况发布
2012-02-25 16:19
2012年2月24日上午十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出席了关于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情况的新闻发布会并做了相关说明:
2011年,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十二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良好开局。特别是最能反映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大幅提高。下面,我向大家介绍2011年我国有关发明专利授权的总体情况。
一、2011年,我国省(市区)和城市以及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排行情况
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了172,113件,同比增长27.4%。其中,国内专利权人发明专利授权112,347件,比上年增长6.3个百分点,占总量的65.3%。
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区)(不含港澳台)分别是:广东18,242件、北京15,880件、江苏11,043件、上海9,160件、浙江9,135件、山东5,856件、四川3270件、辽宁3164件、湖北3160件、陕西3139件。
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不含直辖市)分别是:深圳11,826件、杭州4,509件、南京3,457件、广州3,146件、西安2,738件、武汉2,585件、苏州2,486件、成都2,403件、无锡1,819件、长沙1,767件。
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内企业(含港澳台)分别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3,178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751件、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862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87件、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481件、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471件、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453件、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367件、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364件和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320件。
截至2011年底,代表较高专利质量指标,体现专利技术和市场价值的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1,288件,首次超过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拥有量,国内(不含港澳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7件,充分显示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指标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专利创造的显著促进作用。
2011年,我国共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17,473件,同比增长35.3%。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前五位。
二、2011年,我国授权发明专利的主要特点
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技术创新体系正加快建立。2011年,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进一步巩固了我国技术创新主要力量的地位,授权发明专利从2001年到2011年占国内授权总数的40%(约3.8万件),提高到85%(9.5万件)。其中,国内企业授权发明专利从仅占2001年总数的1%(1089件),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52%(5.8万件)。可以说,企业、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已成为发明专利的主要权利人,专利制度大大激发了广大研发人员的技术创新热情,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加快建立。
二是授权发明专利分布的主要技术领域。
在高新技术方面。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排行前十的技术领域主要是半导体器件、移动通信、计算机、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这与国外在华专利申请的热点技术领域高度重合。说明在高新技术方面,我国虽然起步晚,但是实现了与国外的同步发展。
在现代工业方面。以钢铁业为例,2011年,我国钢铁企业授权发明专利量近4000件,其中既包括节能减排技术的专利,也包括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性能钢材和特殊钢材专利。在2011年的第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我国钢铁行业共获得8项中国专利优秀奖。钢铁业在专利支撑下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出积极贡献。
在生活领域方面。比如,家电行业,目前全世界70%左右的家电产品已经是中国制造,专利正在助力家电行业逐步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2011年,家电行业授权发明专利量超过了5000件,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和获得专利,越来越多的家电行业在不断升级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也使广大人民提升了生活品质。
在医药领域方面。中药领域是我国发明专利的传统优势领域,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通过拥有专利,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主动,实现了发展。2011年,国内中药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榜前十名中有7家是企业,发明专利正在使中药产业这一传统技术领域焕发新的活力。
三是发明专利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2011年,授权发明专利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升级,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专利制度源于经济发展,又促进了经济发展。近10年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研发投入与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拥有量都呈现出了较高相关度。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为专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反过来,专利制度又大大激发和保护了技术创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调结构、转方式”发展主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虽然,我国的专利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尤为可喜的是我国也涌现出一批高质量的核心技术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设置了“中国专利金奖”,专门评选专利质量高、技术价值大、经济社会效益好的中国专利。2011年评出的第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15个项目共创造新增销售额425亿元,新增利润56亿元。
三、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反映出的问题
一是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虽然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国内外专利水平仍有较大差距。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跃上新台阶,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50万件;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17万件,同比增长27.4%。但综合分析,我国的专利水平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平均权利要求项数、说明书和附图页数分别只有6项和8页,而国外来华发明专利申请分别为16项和28页,表明国内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和技术复杂程度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继续呈现相对集聚态势,各地发展不平衡。2011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排名前六的省(市区)均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六个省(市区)占据了全国31省(市区)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六成半左右,专利集聚效应明显。而我国中西部地区18个省(市区)只占全国31省(市区)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的不到四分之一,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仍存很大差距。
三是我国在传统技术领域继续保持优势,但关键技术领域仍待突破。2011年,在35个技术领域中的食品、化学、土木工程和药品等传统优势技术领域,我国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优势继续扩大,但在一些高技术领域,国外的专利布局仍然具有较高强度。从发明专利授权量来看,国外在光学、运输、音像技术、医药技术、半导体、发动机等六个技术领域中仍占较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