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会申请
首 页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理事会名单
监事会名单
专业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
协会章程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知名商标品牌
北京知名商标认定管理规范
评审专家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会员与服务
《北京商标》会刊
商标实务
法律法规
司法解释
经典案例
专家释法
会员风采
代理机构
品牌风采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最高法:在华500强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呈明显上升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最高法:在华500强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呈明显上升
2013-07-16 10:05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孔祥俊在接受中国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相关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背景下,中国法院一如既往加大对于国外权利人知识产权的保护,法院审理的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据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法院系统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共计83,850件,同比2011年上升了44% 。其中,共审结涉外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429件,同比上升了8.18%。
官方数据显示,2013年1至5月,全国法院系统共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24,544件,比上年同期增长36.6%,其中涉外案件504件。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显现,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与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并存,知识产权领域的全球深化和摩擦多发存在,”他说。
同时,国内一些高科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感受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大为增强,相关司法部门加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这些都是知识产权案件高发的客观原因。
据孔祥俊介绍,法院审理的大多数有关涉外知识产权案件既包括商标、专利和著作权领域的民事侵权案件,也包括专利、商标领域的授权确权类知识产权行政案件。
他说,相关的知识产权涉外案件主要涉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欧盟国家、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
孔祥俊说,近几年来在中国提起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的著名外国公司主要包括,:美国的微软公司,、苹果公司,、通用能源公司、雅培制药公司、法国的米其林集团总公司、轩尼诗公司、德国的宝马公司,和日本的本田公司等。
据他介绍,法院目前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涉及领域广,新案件类型不断涌现。不但包括著作权、专利、商标、不正当竞争和技术合同等传统领域的知识产权案件,还包括网络著作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民间文学艺术、地理标志、企业名称、驰名商标司法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反垄断等新领域知识产权案件。
并且,因国际贸易利益而产生的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即涉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案件明显出现,他说。
“这类案件具有更明显的国际贸易利益博弈、跨国知识产权纷争等特点,体现了权利人之间的跨国知识产权竞争和知识产权布局,有时呈现多国关联诉讼、国内外诉讼相互交织和影响的特点。”
再有,孔祥俊说,国外法院审理的我国老字号品牌在海外被抢注的案件也时有发生,如“王致和”在德国被抢注,“五粮液”在韩国被抢注。我国国内企业有在国外被被诉侵犯知识产权的,也有完胜而归的,如:美国莱伏顿公司在美国诉中国通领科技集团(原浙江东正电器有限公司)专利侵权案,经过长达3年的海外诉讼,通领公司胜诉。
孔祥俊也坦言,由于相关案件的复杂性和专业技术事实认定困难,法院在审理相关知识产权案件时面临着现实的挑战。
一方面,专业技术事实认定难。随着科技发展,知识产权案件涉及科学技术事实越来越尖端、前沿,专业技术事实认定困难的案件越来越多,其中涉及生物、化工、医药、电子、通信等高科技领域的案件显得尤为突出。
“由于法院裁判的结果对当事人切身利益影响重大,其中涉及争夺市场的专利、技术秘密和商业标识案件显得尤为突出,所以我们在审理过程中要更加慎重,去注重保护中外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国内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有些滞后,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要进一步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要作用,并研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来审理大量的相关案件,他说。
“我们将要加大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审判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三种审判保护合力的有效发挥。要细化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定罪量刑标准,实现定罪量刑规范化,”孔祥俊说。
再有,要进一步完善技术事实查明机制,细化操作程序和规则。加强知识产权审判管理,努力提升知识产权审判质量和效率,他说。